研究生专题报告

发布时间:2016-06-14浏览次数:2811

题  目:Leverage Physiology for Precision Medications
        随生理信号智能响应的精准递药体系
地  点:仙林校区化学楼H201报告厅
时  间:2016年06月29日(星期三)下午2:00
联系人:沈群东 教授  (qdshen@nju.edu.cn)

摘要:
Spurred by recent advances in materials chemistry, molecular pharmaceutics and nanobiotechnology, stimuli-responsive “smart” systems offer opportunities for precisely delivering drugs in dose-, spatial- and temporal-controlled manners. In this talk, I will discuss our ongoing efforts in utilizing physiological signals, such as blood sugar level, enzyme activity and ATP gradient for on-demand drug delivery in a programmed manner. I will first present the glucose-responsive synthetic systems for biomimetic delivery of insulin for diabetes treatment. I will further discuss programmable delivery of anticancer therapeutics, the release of which can be activated in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or subcellular environment.

随着材料化学、分子药剂学及纳米生物技术的蓬勃发展,刺激响应性“智能”体系为实现定量、定点及定时的精准药物输运提供了可能。此次报告中,顾臻教授将介绍其实验室近年来通过一系列生理信号的刺激,包括血糖水平,酶的活性及肿瘤细胞内外特定分子的梯度来实现智能递药的相关工作。首先,将介绍基于葡萄糖响应的“仿生”胰岛素递药体系;其次,将讨论能随肿瘤微环境或亚细胞环境响应的程序式抗癌纳米制剂。

顾臻,博士,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医公司、药公司,北卡州立大学工公司联合生物医学工程系药学工程学科副教授、生物医药创新转化学位创建主任。2003年本科毕业于太阳集团tcy8722化学系,并于2006年获得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理学硕士学位。2010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同年获聘于麻省理工公司化工系/Koch癌症综合研究院、哈佛大学医公司,担任博士后研究员,师从Robert Langer教授。2012年获聘于北卡大学,建立“生物大分子诊疗工程实验室”。2016年晋升终身教职。其研究方向包括蛋白质递药系统、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纳米制剂、再生医学工程等;特别致力于智能递药体系的创新研发,用于癌症及糖尿病的精准治疗。目前已在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Nanotechnology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申请专利30余项,并已成立两家科技初创公司。顾臻教授曾获 “斯隆研究奖”(化学方向)、美国糖尿病学会“青年科学家奖”及“Pathway研究奖”、Sigma Xi协会“青年教授研究奖” 、“细胞/分子生物工程创新者奖”等。2015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将其评为“TR35全球杰出青年创新人物”。2016年美国《GOOD》杂志将其评为年度创新100杰(GOOD 100)。其发明的“智能胰岛素贴片”的研究图片曾入选《Science》杂志年度十大科技图片。

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参加!

                                                                      太阳集团tcy8722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
                                                                      高性能高分子材料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