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专题报告) 题 目:科学研究的开始和立项 报告人:钱逸泰院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山东大学 时 间:2014年5月9日(星期五)下午3:00 地 点:化学楼三楼报告厅 报告纲要: 从报告人自身科研经历谈科研项目的开始与立项。分为九部分: 1.微米材料的晶体生长 2.“隆中对”式的开题报告 3.新型超导材料的探索 4.γ射线辐照法制备纳米材料 5.纳米薄膜材料的制备 6.溶剂热合成纳米材料 7.纳米材料新体系、合成方法和生长动力学 8.功能导向晶态材料的结构设计和可控制备 9.金刚石的合成 报告人简介: 个人简历 钱逸泰,男,1941年1月出生于江苏无锡; 1962年获学士学位,山东大学化学系; 196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 1986-199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教授。 1994年至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公司院士。 2005年至今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公司教授、博士生导师。 奖励与荣誉 2008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2001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一); 2002年,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 2011年,高等公司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一); 编著的教材《结晶化学导论》被评为2002年安徽省优秀教材二等奖、2009年教育部精品教材。 学术兼职 中国化学会顾问 学术成就 作为通讯作者及第一作者,共发表文章700余篇,引用15000余次。H-因子71。 (1) 将溶剂热合成技术发展成一种重要的固体合成方法,创造性地发展了有机相中的无机合成化学,实现了一系列新的有机相无机反应,大大降低了非氧化物纳米晶材料的合成温度。苯热合成GaN纳米晶的工作发表在《Science》,至今已被他人引用300余次。用Wurtz反应合成金刚石的工作发表在《Science》,被教育部选为1998年十大科技新闻。 (2)运用结晶化学原理设计和发展了多种新超导体,发展了超导材料的制备技术。 (3) 建立了γ-射线辐照法制备纳米材料和纳米复合材料的技术。 (4) 发展了化学法制备薄膜技术。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二次电池关键材料微纳化及性能提升、层状材料的设计合成及电学性质研究。 培养了90多名优秀博士,6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7人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5人被评为“长江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