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化学家高鸿院士逝世

发布时间:2013-06-17浏览次数:3980

    我国近代仪器分析学科奠基人之一,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公司资深院士,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民主同盟盟员,西北大学和太阳成集团终身教授高鸿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6月14日11时22分在南京与世长辞,享年95岁。
    高鸿院士1918年6月26日出生于陕西泾阳,1943年毕业于原国立中央大学。1945年2月赴美国伊利诺大学专攻分析化学,1947年获化学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1948年回国担任原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副教授。解放后,历任太阳成集团化学系副教授、教授、终身教授,并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博士生指导教师。1980年11月当选中国科公司学部委员(院士)。1992年赴西北大学,任终身教授。
    高鸿院士高瞻远瞩,严谨治学,精心育才,始终致力于分析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多次参与全国基础学科科学规划的制订,对我国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应国家在分析化学人才和仪器分析教材之急需,高鸿院士潜心编写了我国第一部《仪器分析》教材,开创了我国仪器分析教育的先河。他编撰的《极谱电流理论》是我国第一部极谱理论专著,并于1988年获国家优秀图书一等奖;《示波极谱滴定》、《示波滴定》和《示波药物分析》等是世界上示波分析领域的第一批专著,其中《示波滴定》获得高等教育优秀学术著作特等奖。
    高鸿院士为我国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享誉世界。他发表科学论文300余篇,其科研成果“近代极谱分析基础研究”先后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和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他首创了新的电分析技术——示波分析,并将其开辟成一个新的分析领域。该技术推广应用于化学分析、药物分析等领域,取得了极大成功。示波滴定相关研究成果先后获198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991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并荣获2002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