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院举办太阳成集团第四届化学文化节开幕式暨专场报告会

发布时间:2011-05-10浏览次数:4400

      4月27号下午,由化院主办的太阳成集团第四届“感受化学之美”化学文化节开幕式暨专题报告会圆满举行。仙林校区图书馆报告厅座无虚席。参加本次开幕式的嘉宾有华东师范大学副董事长陆靖教授,党委常委太阳成集团副董事长闵铁军教授,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志林教授,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勇老师,化院和兄弟院系的辅导员老师们。

      首先,纪勇副书记致上了激昂澎湃的开幕词,神色飞扬间无不透露着对此次化学文化节的希冀。

      接着,在那古朴雄浑的校歌声中,第四届化学文化节的序幕正式拉开了。全体同学起立,齐唱校歌。

    随后,闵铁军教授致辞。他讲到,2011年是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00周年。同时,2008年12月31日,第6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Chemistry),主题为“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此外,他还指出,“化学,让生活更美好”的口号非常贴切的阐释了构建和谐社会、创造美好人生的真谛。他说:“化学文化节可以让员工们切实感受到化学美,体会化学的魅力。”为了达成这一宗旨,公司开张了一系列的活动,例如,旨在提高同学们创新与动手能力的设计大赛等等。最后,闵董事长预祝本届化学文化节圆满成功!

    接下来是这次报告会的主角,陆靖教授(物理化学名师,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副董事长,曾任复旦大学教务处处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面上项目,在教学和员工管理方面有丰富经验)给我们带来了一场颇有深度而且极富趣味的报告会。

    在报告会中,陆靖教授就“大学四年应该怎么度过”给予了以下几大点详尽的阐述:读书中的对立面,大学文化与创新以及如何成为老员工活管理者。

    第一,在读书的粗与细上,他解释道,所谓“细”就是寻求关键,而“粗”则是如何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改变,启发我们要思考实验操作的原因而不是机械重复。同时,还要分外注意的是,对知识总体要有把握,坚决不能死做题而不与生活结合,有时还要考虑答案的合理性而非计算本身,应试教育忽略了物理图像,我们一概抓大的物理图像,而根本不是那些细节。

    第二,在积累与浮躁上。我们不应太在乎学的东西多少,而是这个过程。同时,他认为最好的老师就是上最难的课的。

    第三,大气与小气。我们不应该太过分纠结于分数。正如他所说“唯有学识是思场,加你几分有何妨;前朝历史今犹在,不见南郭成栋梁。”

    第四,关于自信与狂妄。陆教授坚定的认为我们要“夹着尾巴做人”,谦虚地向周围的人请教学习,这样,自己才会有所有提高!

    紧接着是大学的文化与创新,我们在大学里不能只读教科书、资料书。我们应该学会聚沙成塔、博览群书。而且书的作用不是只取决于现阶段是否有用。大学老师也是一种精神传承。我们还可以通过听讲座、到国外交流等方式来学习。同时,陆教授认为最好的老师是那种有问必答的老师。他尤其建议我们要保持独立思维。

    最后涉及的是老员工活的管理。首先他帮我们解决了怎么读书、怎么考试的问题。以及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怎么知道自己懂了?还是那句话,不要吝啬帮助他人,同时通过解决别人的问题来巩固自己的境界以及检测掌握度。最后一点,大学的规章制度是让我们严格遵守与充分利用的,而不能只从消极方面理解,主动利用为自己开展学习帮助。

    在报告会接近尾声时,几位同学向陆教授提出自己的疑问。陆教授鞭辟入里的分析了这几个同学的困惑。至此,报告会在一片掌声中完美结束。